推广 热搜: 2023  饮品  隔膜泵  原理  地面  资源  塑料杯  桥式起重机  济宁缓冲床  龙门吊出租厂家 

“碳中和”目标当前 汽车全产业链如何协同“脱碳”?三级电视剧

   日期:2023-09-27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47    评论:0    
核心提示:文/周菊自“碳中和”目标公布以来,汽车行业如何快速实现减碳、脱碳的落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政府也在碳中和方面持续探索。9月19日-20日,广州市政府支持举办“问路碳中和——2023汽车

文/周菊

自“碳中和”目标公布以来,汽车行业如何快速实现减碳、脱碳的落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政府也在碳中和方面持续探索。9月19日-20日,广州市政府支持举办“问路碳中和——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探寻汽车行业碳中和路径。

在本次峰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表示,近年来,广州加速向万亿级“智车之城”迈进。接下来,广州将紧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引导汽车上游材料、零部件生产、整车装备等全链条企业以“双碳”为牵引,全力推进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共同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

广汽集团是广州当地车企的代表,在此次会议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在推进“双碳”目标中兼具四重特性,包括脱碳目标具有明确性、碳排放环节具有特殊性、脱碳过程具有产业生态引导性以及脱碳成果具有社会示范性。汽车产业链深度脱碳需要更加重视材料端的协同低碳化,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应当早布局、早开始。

根据广汽集团在2022年发布的目标,其计划2050年前(挑战2045年)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并在2022年完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105.54万吨、总能耗量降低22.39亿千瓦时的目标。

为实现该目标,广汽集团表示将在多个维度对汽车业务进行节能减排,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广汽集团将在产品端通过研发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氢能源等产品降低交通碳排放;将目光放到全生命周期,在生产端通过上下游伙伴共同努力、打造零碳工厂、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等多个方向进行碳排放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业的碳中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呼唤深度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又稳妥地进行,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安民指出,中国的碳中和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导向,既要有能源转型,还要多领域协同,否则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产品总监杜魁善则表示,汽车产业不仅要完成使用环节的零碳排放,供应和生产等零碳上游建设也应同时加快,这将助力我国早日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

当前,除了汽车企业外,汽车产业链上的能源企业、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等,也开始参与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中。

其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所所长赵勇介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2022年能源生产总量46.6亿吨标煤,自给率在80%以上,能源电力结构持续优化,能源相关技术也实现了创新发展。其指出,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这个载能体和数据交汇节点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多作用,已经成为汽车人和能源人共同努力的新方向。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彪和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屈宪军则就如何完善充电桩布局,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推广分享了观点。

在政策层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院荣誉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表示,我国应当提供必要的税收引导、补贴手段以及专项支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政府,采用更理性的应用政策工具,继续合理地支持汽车产业在绿色低碳大方向上持续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dtcchina.com/news/show-116024.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碳中和”目标当前 汽车全产业链如何协同“脱碳”?三级电视剧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脱碳 能源 目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手机版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