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3  饮品  隔膜泵  原理  地面  资源  塑料杯  桥式起重机  济宁缓冲床  龙门吊出租厂家 

香格里拉尼汝村:守好生态秘境,打造幸福家园原谅 张玉华 歌词

   日期:2023-11-13     来源:中国环境APP    浏览:38    评论:0    
核心提示:深秋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天蓝水碧,层林尽染,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致。距离香格里拉市城区120多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的洛吉乡尼汝村恍如世外桃源,这里原始森林茂密,沟谷清

深秋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天蓝水碧,层林尽染,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致。距离香格里拉市城区120多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的洛吉乡尼汝村恍如世外桃源,这里原始森林茂密,沟谷清流潺潺,牧场牦牛游弋,田野五彩斑斓,村落古朴幽静,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尼汝村总面积467平方公里,拥有超过90%的森林覆盖率,近几年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稳,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0771.45元……”在10月27日至28日举办的尼汝村传统祭山跑马节暨乡村旅游推介活动上,欢天喜地的村民身着节日盛装笑迎八方宾客,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用最甜的歌声、最美的舞蹈展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带来的幸福生活。倾听这里一个又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好故事,让人感慨万千、久久难忘!

传承生态文化,打造保护典范

尼汝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核心区、香格里拉腹地,地势北高南低,奔流不息的尼汝河纵贯全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的净土,被人们称为“秘境中的秘境”“真正的世外桃源”。

尼汝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杨世荣介绍,尼汝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古村落,信苯教,对树木、水源、石头都有生命的传说,不能随便破坏。依托苯教信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以习俗禁忌等社会制度实行严格的生态规约,要求人们敬畏自然、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

得益于世世代代尼汝村民的精心守护,当地至今保持了完好的原始生态、秀美的自然景观、奇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古朴的民族风情。200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到尼汝考察时,欣然提笔写下:尼汝——我梦中之中国,真正的香格里拉!

杨世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尼汝村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村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生态建设目标管理。

现行尼汝村村规民约明确,禁止在尼汝河主流流域、公路周围、水源林、村子周围、房前屋后乱丢生产生活垃圾;文明处理牲畜尸体;增强环保意识,村容整洁、干净卫生;禁止在田里放鼠药。禁止在公路主干线及支线上下200米范围内乱砍树木、取石、取土、取沙等,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优美、留给子孙后代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更好守护青山绿水,尼汝村抓紧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项目,把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作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态化落实每月15日、30日两次路域环境大整治大扫除活动。村组管护员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到本村挖药材、砍树木、取土、取石、取沙等行为。村民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自觉处理生产生活垃圾,积极参加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农业生产尽量施用农家肥,遵循自然规律使用牧场,坚持按季转场放牧,严格执行夏季不允许在冬季草场放牧规定,最大限度保护冬季草场。

同时,尼汝村层层签订生态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公益林管护责任。编制村委会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和任务承诺书,持续壮大生态管护员队伍,实行责任到人、分片巡山巡逻;设置防火检查站登记出入村人员情况,持续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林政资源管理相关要求。

截至目前,尼汝村实施了封山育林项目45000亩,因地制宜开展百亩万棵植树造林,已完成13600株雪松、苹果、雪桃、紫李子等林木栽植。在全体村民持续共同努力下,尼汝村从未出现森林火灾火情。

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尼汝村村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建构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共建生命共同体的悠久传统,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藏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弘扬促进生态保护的典范区。

发展生态产业,抓实乡村振兴

尼汝村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藏族古村落,受多种条件制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

自2016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尼汝村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人蓄分离、新建垃圾池、新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站、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在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上做足文章。

通过政府补助和合作社自筹,尼汝村共投入24万元推进“一村一品”牦牛(肉牛)特色养殖优质品种改良项目,带动村民发展牦牛产业。加大养蜂、建设蔬菜大棚、种植羊肚菌和重楼等中药材的投入力度,多管齐下打通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退休回村担任尼汝村尼中组组长已10年的郭少青介绍,村民靠种植青稞、玉米、马铃薯、小麦、苦荞等传统农作物和养殖牦牛、犏牛、黄牛、马、藏系羊、山羊等,日子越过越好。目前,来尼汝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正在谋划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村小组里已先后开起了7家客栈。

尼汝村既是一块永恒而宁静的净土,也是年轻人旅游、探险、徒步的圣地。依托雪山草地、高原湖泊、原始森林、高山灌木丛、山泉河流、峡谷溶洞、飞流瀑布、珍稀动植物、高山牧场等自然资源,把传承生态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释放生态红利、抓实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正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尼汝村全体村民的共识共为。

洛吉乡党委书记鲁茸达瓦说,尼汝村曾先后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省文明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22年4月尼汝藏族祭山跑马节被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不断探索尼汝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着力将尼汝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牧场变景点、民房变民宿、产品变商品、村民变向导,打造尼汝村至普达措属都湖、七彩瀑布、南宝牧场3条精品徒步路线,在文旅带动乡村振兴上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目前,尼汝村共有22家客栈和民宿,民宿经营年收入户均达8万元左右,有超过15户农户通过给徒步游客牵马实现年增收5000元左右,8名年轻人担任向导期间每日有300元至600元不等的收益。2023年以来,尼汝村来访游客达20000人以上,旅游收入达180万元左右。

杨世荣说,2022年,尼汝村人均收入达到20771.45元,其中资源性各种补助占30.04%,旅游收入占8.35%,农业、畜牧业、羊肚菌及其他副业收入占59.87%,与2015年相比,以每年人均2000元速度在增长。

尼汝村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藏族古村、南宝牧场、七彩瀑布、迪吉草场与帕姆乃仙人洞等风景名胜,其中尼汝徒步路线与梅里雪山雨崩村、哈巴雪山、虎跳峡、白马雪山、巴拉格宗、千湖山徒步路线并称为“迪庆州七大最美徒步线路”,随着当地知名度越来越高,徒步来尼汝村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尼汝村大部分面积都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有限的空间难以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如何在保护优先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更是一道十分现实的必答题。

在祭山跑马节这个尼汝村最古老、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郭少青在他家那座被320多年核桃树庇荫房屋里用自打的酥油茶、自酿的青稞酒招待客人。他说,尼汝村民最大的愿望是无论如何发展,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一代一代传下去,生态优良、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这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文链接:http://www.dtcchina.com/news/show-12230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香格里拉尼汝村:守好生态秘境,打造幸福家园原谅 张玉华 歌词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生态 藏族 村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手机版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